1、2024年第二季度,Avolon共向16家客户交付新飞机15架及二次出租飞机10架;完成6架飞机销售并签署17架飞机销售意向书。
北京的水来于哪里?这其中有怎样的往事和回忆?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过往?哪些令人心酸流泪的珍惜画面……?从今天开始,推出系列回忆篇《镶在密云63年的“燕山明珠”》
燕山环抱着一汪碧水,丘陵簇拥着一颗明珠,1960年9月1日她出生在北京市密云县,人们给她以出生地命名“密云水库”,又以她点墨山水的怡情得一民间雅号“燕山明珠”,说起她的小名似乎有些混不吝——“大水缸”。于是乎,环密云水库400里长堤尽显“春似彤云桃花水,夏涌绿
缛燕北归,秋影
渔樵平湖醉,冬卷银装寄寒梅”。
1958年,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,北京生产生活用水趋紧。为根治水害,保证首都供水,党中央1958年6月决定,加快动工修建密云水库,比原来计划提前近10年。从这一天起21万军民夜以继日奋战在建设一线,一年拦洪,两年建库,造就了今天的密云水库,并使之成为京城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。
1958年6月26日
,周总理在十三陵水库建设工地参加完劳动,不顾疲劳,驱车来到密云潮、白两河河畔,为密云水库勘选坝址,水利部设计规划,地质部踏遍青山,钻探队深入一线……多少人,来到规划中的潮河大坝位置,技术人员一边查看库区地图,一边反复讨论建设施工方案。
要建设水库,就存在一个巨大问题——移民,这是密云水库建设的前提,也是建成后保护首都水源地的重大举措。移民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自1958年修建水库开始,一直到20世纪末结束,长达近半个世纪,期间进行过3次大规模移民,累计移民102个村、16010户、69346人,约占全县人口的1/5,移民和接受移民人口占全县人口一半。
由于移民主要都是在密云县境内安置,于是出现了人均占有土地锐减,粮食产量大幅下降,给密云农民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困难,同时严重制约了密云经济社会的发展。感谢密云人民,是他们发扬舍小家,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,63年中为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。
当年的密云县只有近30多万人口,其中县城仅有3万多人,修建水库一下子集中了20多万人,而且又来自四面八方。他们的衣食住行等所需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主要由密云县保障。为此,密云县委1958年7月8日召开常委会,专题研究后勤保障工作。
会议要求把每天所需的粮食、副食、燃料、石油、百货等日常用品和医疗、邮电、理发、修理等服务工作当做大事来抓,要求全县各行各业大力支援水库建设。县委书记兼水库副政委阎振峰、县长倪介瑜在水库党委的统一安排下负总责,抽调5000多名干部职工,围绕民工需要进行服务。
流经北京东部的潮白河,上游是潮河和白河。潮、白两河上游山势陡峭,落差大,水流湍急,汹涌澎湃。据史书记载,“潮河”就是因其“水性猛,来势如潮”而得名的。潮、白两河在密云汇成潮白河后,由于河道平浅,又无堤防,常常泛滥成灾。
关于潮白河泛滥的记载比比皆是。白河主坝附近“溪翁庄”的名字就直接来源于水患记忆。据说,有一年洪水沿白河奔流而下,一个老翁眼看着女儿被洪水冲走,悲痛欲绝。从此,他伫立在山巅日夜呼唤女儿的名字,最终化作一块岩石。后人将他唤为“溪翁”,而山下这座小村庄便被称为溪翁庄。
大多数北京人可能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:京城痛饮三杯水,必有密云两盏情。也就是说密云水库承担着北京市三分之二的水供应量。白河与潮河入库燕山明珠,180平方公里,40亿立方米库容,平均水深30米,密云水库不仅有水,还有鱼,有景,有万顷碧波荡漾的山水之情。
密云密云县密云水库白河白两河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线上股票配资门户网_在线股票配资平台_最专业股票配资平台观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