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 上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显示劳动市场疲软股票可以杠杆吗,强化美联储即将启动降息的预期心理。目前市场预计,美联储9月降息和12月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为 71%。
民国时期,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,但是学校教育的这一进步并没有换来教育界的掌声,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片指责。在教育家盈盈不断地批评中,我们不难发现当时学校教育存在着大量的弊病,由此引出创办社会教育的必然性。一些教育家认为教育应延长期限、扩大对象范围、迎合中国国情,这些主张恰恰就是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而提出。
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并没有深入参考中国当时的国情制定,而是大多来源于日本与美国,一些教育界人士对这一点直言不讳。1931年,俞庆棠指出“中国自从采取新教育以后,先仿日本,后学美国,均不适合国家的需要”。
陈果夫提出了类似的观点,他批评当时的学校教育制度道“多抄袭欧美,未加融化,违背国情,不适需要”。黄问岐更是直言“时而抄袭日本,时而模仿美国,近更诱人主张效法欧洲,凡此皆皮毛之谈而非根本办法”。持有类似态度的还有雷沛鸿等人,中国教育制度当时的抄袭问题被教育者批判的一无是处。
民国教育家傅增湘
除了抄袭的问题,当时的教育制度也严重缺乏创新,其精神还在延续科举时代的内核。科举时代的读书人以“学好文武艺,卖与帝王家”为根本目的,读书就是当时他们走上仕途的最重要道路。这种观点由来已久,孔子说过“学也禄在其中矣”,“书中自有黄金屋”更是明清时代读书人信奉的纲领。
这一思想延续到了民初,虽国情大改但是思想却没有改变。教师依然默守陈规,没有创新,只把教学当做工作而已,学生则将读书作为升官发财的途径,进入学校之后就完全脱离其原先的生长环境。家长的想法更加现实,期望通过读书让自己的孩子光耀门楣光宗耀祖。
蔡元培为当时的教育形式感到痛心,他多次批判当时的教育制度并未摆脱科举时代的精神。1920年,他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演说时说过“现在教育不脱科举时代之精神”,半年后,在他的文章《对于学生的期望》中又提到“吾国办学二十年,犹是从前之科举思想”。
与他观点类似的还有梁启超,其实早在1917年梁启超就说过“教育未脱科举余习”、“形式上虽有采用新式教科书,而精神上仍志在猎官,是与科举尚无甚出入也”。
彼时的教育制度下,学生一心走仕途,再无改变国家现状的理想。作为农业大国,学生却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一心去往都市,远离农村。“新式教育”在梁漱溟的观点中造成了这样的结果,“一批一批地将农村人家子弟诱之驱之于都市而不返。
又以我工商业之不发达,糜集于都市之人乃不得不假政治名义重剥农民以自养;乃不得不争夺其所剥削的地盘而酿发战祸。故新式教育于农村曾无所开益,而转促其枯落破坏。”
陶行知也感慨说:“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!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。他教人吃饭不种稻,穿衣不种棉,做房子不造林。他教人羡慕奢华,看不起务农。他教人分利不生利。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。”
雷沛鸿更是指出其现实的问题:“中国民众的大多数虽散处于各处乡村,从未曾集中于都市,然而国内学校辄集中于城市所在地。至于城市以外之农村,则甚少有任何学校。惟其如是,学校在中国只成为政治上之一种装饰品,而未能有多大裨益于大多数民众”。这些教育家的观点足可以表明,当时的学校教育侧重城市化,对于农村并无增益。
除了以上弊病,当时的学校教育还存在实用性的问题。学生学习只求功名不求实用,“毕业即失业”。当时的教育家纷纷批判,教育只是换汤不换药,陶行知在1927年曾表示:“卖尽力气,不过把‘老八股'变成‘洋八股'罢了。‘老八股'与民众生活无关,‘洋八股'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”。
当时的普通学校教育对于生产技术没有多大作用,而职业教育又不够发达,这就使得整个社会产生恐慌:学生的消费欲望增多,而生产能力又跟不上。1931年的苏州教育专家会以中有过这样的言论:“近人恒言,普通教育愈发达,社会失业者愈众。虽因果关系,未必尽然。但毕业高级小学,不能升中学;毕业中学,不能升大学,一岁间无虑数十万。”
1932年11月,程天放批判说:“大学毕业、中学毕业甚至小学毕业的学生,大多数都成为安坐而食的不生产分子。大家都往政界、教育界挤,挤不进去就失业。”1940年,董渭川说:“办了四十年的学校教育,而大家感到一个严重的苦闷,就是辛苦培养出来一批一批的人才,离开了学校没有出路,毕业就是失业几乎成了一句格言。”
在国民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,将整个教育界呈现出来的危机总结为“六滥”、“四恶”、“三害”,也就是学校滥、办学之人滥、师资滥、教材滥、招生滥、升学滥。“学校往往成为个人制造势力之工具,一恶也。
蔡元培
教员与学生,虽有天才,亦遭其戕贼,二恶也。不能养成一般青年与物质之欲望,三恶也。为社会增加分利失业之徒,为国家斫丧民族托命之根,四恶也。”所造成的结果就是“三害”:“一曰害个人,二曰害社会,三曰害国家。”1929年,当时任教育次长的马叙伦引用了这一结论,从而使得这些结论得以传遍全国,一时之间,学问界无人不知。
这一情况到了1933年也没有得到改观,教育家陈礼江对当时的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非常气愤,他认为当时的教育制度下,不仅没有给社会带来什么好的影响,更是滋生了许多弊端。新式教育用的教材、教学方法脱离了当时的中国国情,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,盲目地模仿别国不能给当时社会带来积极影响,只会使得学生羡慕国外的物质生活,而忽略了本身受教育的意义。
他指出,在当时的教育之下,学生只是嘴上喊着支持国货,然而实际上却对洋货有着异常地热情。对西洋的过分追捧使得学生迷恋都市生活,再也不愿意返回到乡村。在学生之中也形成了不正常的生态链,混得好的,大学生教中学,中学生教小学;如果混得不好,那就找不到工作,成为社会流民,国家的负担。这种畸形的现象虽然不完全是新式教育的结果,但是与其推广也不无关系。
新式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直到1949年还在继续受批判,董渭川在当时就指出学校教育“一是不适合本国的情形,二是与生活不想干,三是在儿童、青年的身心上吃不消,时间不经济,四是贵族平民分道扬镳而造成些半身不遂的人,五是造成些洋化的士大夫。”
在那段时期,新式教育被批判地一无是处,虽然有些教育家的抨击过于激烈,观点也显得极端,甚至将当时的政治混乱、民众贫困等原因全都归结到新式教育的罪过上来,这些观点当然是有待商榷的。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,那就是当时的新式教育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成效,这一点恐怕无人反驳。
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问题,首先就是教育形式上没有创新,完全照搬外国的。当时日本与普鲁士大兴教育,国家得到大力发展,国人看到这种先例,便决定效仿他们。要知道,他们采用这种教育形式,是因为其国情适合,而当时的中国却恰恰相反,直接照搬的结果就是妄图社会向教育形式靠拢,这显然是不科学的。
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没有地方接受,学生在学校中接受了教育,步入社会却成了无用之人,久而久之必然形成民族自卑心理。学校中学到的技能在中国成为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,这些学生自然也就成为社会的寄生虫,本来是追求进步而兴办的学校教育就此被淡化光彩。
民族自卑心不能说人人都有,但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。其形成原因不完全是新式教育的结果,但是新式教育也没有在遏制其发展的态势上起到良性的作用。自信心的丧失使得学生的心态日渐堕落,对国外的推崇也与日俱增。教育领域洋化严重,从课本到教学方法统统西化,使得学生乃至教师对世界各国的相关知识均了如指掌,唯独对于本国知之甚少。
其实当时学校教育存在弊病,其根本原因应当归结于当时的中国社会。同样的教育制度能够在日本及欧美适用,是因为当时他们处在资本主义社会,有充裕的条件办学。而在我们国家则没有这样的条件,强邻环伺,军阀割据,工商业落后,社会仍靠农业支撑。
传统的私塾与书院等办学模式虽然也有弊端,但是适用于农业社会,而新式教育中的学费就称为最大的问题,一般家庭的子弟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高等教育,贫苦家庭就被受教育的机会拒之门外了。此时正是需要政府介入,但是当时国家用于小学与大学投入的比重,竟达到了1:200之多,然而欧洲各国均没有超过1:10的。
由此可见,国民政府完全忽视了广大民众的教育问题股票可以杠杆吗,而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只集中在了少数人手里。而且高等院校也集中建立在几个大都市,这就使得弊端更加严重,形势发展愈加畸形。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来自教育界的各种抨击,而推行社会教育也迫在眉睫,势在必行。
学校教育家科举董渭川雷沛鸿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线上股票配资门户网_在线股票配资平台_最专业股票配资平台观点